本文作者:四川侬依教育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原文翻译及赏析_谷口书斋寄杨补阙大概内容

笙念 20 分钟前 ( 2025-08-09 10:41:40 ) 2869 抢沙发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3篇

谷口:古地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
补阙:官名,职责是向皇帝进行规谏。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注释:
1. 谷口:古地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
2. 补阙:官名,职责是向皇帝进行规谏。
3. 茅茨:(cí)茅屋。
4. 泉壑:这里指山水。
5.怜:可爱。新雨:刚下过的雨。
6.山:即谷口。夕阳:傍晚的太阳。
7.迟:晚。

赏析:
从诗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准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

首联中“茅茨”为“茅屋”之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的简朴的书斋,“薜帷”指“薜荔的墙帷”。应理解为墙上长满了薜荔,显示了居所的自然状态。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带”字,应为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与第二句中的“生”相对应,能充分的引发读者的想象:山泉沟壑萦绕着诗人的小屋,浮云彩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此联为全诗的起笔,远观书斋,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如赏人间仙境。

颔联与颈联写书斋周围的景物,“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是此诗是最出彩的句子,二者为倒装句,先突出了竹林山色令人怜爱,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指出它们令人怜爱的原因是雨后新绿、夕阳渲染,如此遣词造句,不仅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且让它们具有了极强的色彩感,使读者很有质感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壮丽。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写了这里的鸟与花。白鹭早早的休息,只因一个“闲”字,充分说明了这里的幽静:鸟儿少有人打扰,便可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秋花迟迟不肯落下,只能说明这里的环境适宜它们生长,便可久驻枝头。写鸟、花意在突出书斋环境的清幽雅致、清新宜居。

尾联写诗人早已让家人把那缀满绿萝的小径打扫干净,原因是昨天与杨补阙的约定。一如“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之妙。诗人在上文极力地推崇书斋的环境,意在引出这个约定,希望朋友能如约而至。

此诗用字精准,形式工整,手法独到,写景唯美,表意含蓄,值得后人品读。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 分钟前 ( 2025-08-09 10:41:40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四川侬依教育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