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岳》诗是杜甫落第后往游齐、赵时所作,当在开元二十四、二十五年间,和《登兖州城楼》诗写作年代相近。杜甫的父亲杜闲这时官兖州司马。可能当时急于省亲,来不及登泰山,所以写了《望岳》。入山作微观,有时还不如在山外作宏观。苏轼?咏庐山诗就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慨叹。
总结:这首诗就是从宏观角度对整个泰山作审美观的审视。
《望岳》诗是杜甫落第后往游齐、赵时所作,当在开元二十四、二十五年间,和《登兖州城楼》诗写作年代相近。杜甫的父亲杜闲这时官兖州司马。可能当时急于省亲,来不及登泰山,所以写了《望岳》。入山作微观,有时还不如在山外作宏观。苏轼?咏庐山诗就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慨叹。
总结:这首诗就是从宏观角度对整个泰山作审美观的审视。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3 分钟前 ( 2025-08-08 12:30:02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四川侬依教育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