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四川侬依教育

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_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

笙念 14 分钟前 ( 2025-08-18 19:54:27 ) 5164 抢沙发

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回顾一部作品后,大家的视野一定有所开拓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不过写观后感怎么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古今诗词更是独具魅力的瑰宝!我热爱诗词,每逢空闲时间,我都捧着一本诗词书高声吟诵:体会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乡之情;品味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亡国之恨;领悟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在我看来,唐诗是时而汹涌浩荡、时而波光粼粼的大海;宋词则是水平如镜、玲珑如玉的桂林山水。

寒假,我打开电视机,正在播出《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是家喻户晓的董卿阿姨。这个节目从全国各地选出了100位诗词爱好者组成百人团进行答题,每次有4名选手进行个人追逐赛,胜出的一人将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的选手进行“飞花令”比拼,最后进行擂主争霸赛。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流程,却让人激动不已。

在这里,每个人都沉浸在诗词的海洋中,领悟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我最喜欢的'是本季的冠军武亦姝,才16岁的她从容不迫。在决赛中,她是4个选手中唯一一个答满九道题的,她掌握的诗词量达到了两千首。在“飞花令”的比拼中,她说出的诗句、反应的速度令人赞叹!最后一轮的擂主争霸赛中,对手的失误与自己的实力,使她夺得了冠军之席。

我相信,没有人不佩服武亦姝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没有人不为她喝彩!

董卿阿姨在节目的最后说:“人生自有诗意!如果你也热爱诗词,如果你也愿意和我们分享诗词的美好,请加入诗词狂欢当中吧!”这让人更加振奋,更加懂得诗词的美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了这个节目,我对诗词更加热爱了!你不妨也去看一看这个节目,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2

打开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的第十场的页面时,我是兴奋的、高兴的、迫不及待的。因为这场比赛决定着冠军的诞生,也决定谁是第五季的最强王者。主持人龙洋以毛主席的《清平乐·会昌》中的名句开场: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句诗抒发了主席努力向上的情怀,这也寄托了主持人对选手的期望。

激烈的比赛战鼓已经打响,选手们也整装待发。选手们的表现都非常优秀,让我最敬佩的人物是彭敏,因为他有着深厚的诗词底蕴。令我最惊讶的人物是韩亚轩,他仅仅11岁就能把许多我看不到的诗文解释得淋漓尽致。而最让我崇拜的人是四期擂主郑坤健。不仅因为他是四期擂主,更是因为他才华出众,反应速度快,在画图猜诗句这一环节中,足以说明,他还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而在他答选择题时,这一特点也充分体现出来。

我学会了很多诗词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又如江山如此多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主持人龙洋的气质和选手们的态度与能力也让我大为惊叹。尤其是和我年龄相仿的同学。他们会背的诗词,可以超出我几倍那么多。

所以我们要多读诗词、背诗词、品诗词,让自己也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起在诗词的海洋里徜徉,享受诗词带给我们的巨大魅力吧!

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3

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读“会当凌绝顶,由此可见山神巨力”——我领略到泰山的巍峨挺拔;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看见了一幅壮美的图景。

在这千千万万的诗词中,记载着当时诗人心中的感受,那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报国志愿,那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那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孤寥寂寞。

诗词,是古代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诗词,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幽深的交流方式;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瑰宝。我们如果能经常在诗海中遨游,在诗歌间沉思,就能体会到诗人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与王昌龄之间的深情厚意让人动容,而他在《逢入京使》中的感慨则让人不禁感叹:是啊,我何须再读《石壕吏》?难道不是更深入地体会历史的沧桑,感受社会的变迁?这些诗词,让我在阅读中收获了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心灵的滋养。

所以我们要多读诗词、背诗词、品诗词——让我们的语言与文化的视野更加开阔。记得《夜观长江》,你是否曾经想过诗的美就在如此简单地写进字里行间?当我们能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诗词,或许就能发现它最本质的东西:一首诗,是一个故事,是一种精神;一首诗,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14 分钟前 ( 2025-08-18 19:54:27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四川侬依教育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