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四川侬依教育

《冰花》优秀说课稿(冰花课件)

笙念 1 分钟前 ( 2025-08-13 01:07:53 ) 4532 抢沙发

《冰花》优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冰花》的教学内容。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教材中的相关知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冰花》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二篇阅读课文,文中通过小童的观察和赞美展现了“冰花”的美丽姿态。这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及表达的能力。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2)通过理解文中关键词的含义,认识“宽大”、“柔嫩”、“丰满”的词性。
(3)感受“冰花”优美姿态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文中的词语及理解其意义。
难点:“宽大”、“柔嫩”、“丰满”的词语的含义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1、质疑问难,激发兴趣。
在课前通过一个问题引入新课,既为学习提供必要的铺垫,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
“同学们,我们今天将要学习一篇关于自然现象的描写文章,请大家先想想看:这种美丽姿态的冰花是怎样的呢?”

2、观察感受,自主探究。
在教师讲解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带来的图片或自选文字,想象“宽大”、“柔嫩”、“丰满”的词的意思,并与同伴交流,为理解文中的词语积累语言素材。同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上下文和实际情境去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3、朗读积累,说话迁移。
在引导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文中的句子,进一步加深对“宽大”、“柔嫩”、“丰满”的理解,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进行口语表达,如:
“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柔嫩的小草,又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

4、对比感受,激发想象。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哪一朵开得更好?”这一问题,既帮助学生理清文中的比喻句之间的联系,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从多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说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同学们,请想想:这种美丽姿态的冰花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导总结出“宽大”、“柔嫩”、“丰满”的词性,为理解文中的句子积累语言素材。

2、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导语部分:
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冰花的一些常识,请想不想再领略一下它的美?”学生自然地产生求知欲望。

3、观察理解,“宽大”、“柔嫩”、“丰满”的词性: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自己带来的图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如:“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教师在讲解后,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写成句子,为积累语言素材打下基础。

4、朗读积累,“宽大”、“柔嫩”、“丰满”的词语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观察视角进行朗读文中的句子,并指导正确读音,如:“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柔嫩的小草……”教师通过这一环节,为理解文中的词语积累语言素材。

5、说话迁移,“宽大”、“柔嫩”、“丰满”的词性:
教师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话进行口语表达,如:“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柔嫩的小草,又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这一环节既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词语,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说教学设计
1、本课的教学重点:品读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及感受“冰花”的美。
2、难点:“宽大”、“柔嫩”、“丰满”三个词意义的理解。

3、教法与学法:教师引导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察与讨论,积累语言素材,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词语含义。

4、教学过程:
- 导语引入:通过图片激发求知欲望。
- 观察理解:“宽大”、“柔嫩”、“丰满”词性。
- 泩读积累:引导朗读文中的句子,帮助理解词语含义。
- 对比感受:引导对比不同“冰花”的美丽姿态,激发想象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与内容结构
1、第一部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2、第二部分: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3、第三部分:对比感受,“宽大”、“柔嫩”、“丰满”的词性理解。
4、第四部分:朗读积累,激发语言表达能力。
5、第五部分:引导学生用话去观察“冰花”,完成思考与总结。

六、说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课堂的表现和学生的参与情况,来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

以上是《冰花》优秀说课稿的完整改写内容。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1 分钟前 ( 2025-08-13 01:07:53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四川侬依教育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