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四川侬依教育

《黔之驴》教学设计(黔之驴课堂实录)

笙念 15 分钟前 ( 2025-08-10 11:32:08 ) 133 抢沙发

《黔之驴》教学设计范文

学习目标:

1、 积累重点词词
2、 体会描写老虎的动作和心理
3、 明白本寓言的寓意

一名师引领

同学们,一些成语不少来源于寓言故事,成语“黔驴技穷”就是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片寓言故事:《黔之驴》。

二自主学习

  1. 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2、填空
    《黔之驴》选自 ,作者 , 代文学家。
    “黔”,地名,包括 山东、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3、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
    读出角色特征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 ) 远遁( )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己也( )
    5、解释下列词语中的意义。
    船( ) 至( ) 稍( ) 且( )
    蹄( ) 止( ) 尽( ) 断( )
    6 同桌互译课文并给课文划分结构。
    7、黔驴之技包括哪些“技”?

三合作探究

1、 文中写老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老虎心理的词语有哪些?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课文描写老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分别刻画了老虎的什么心态?
3、 从虎的角度,谈谈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从驴的角度,谈谈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4、文章的标题是黔之驴,而文章大量的笔墨放在虎身上,那文章为什么不叫黔之虎呢?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用意何在?
学习参考:写作背景:本文是柳宗元因参加“永贞革新”这一进步改革而被贬作永州司马时写的《三戒》中的一篇。当时,朝中统治集团很多上层人物都官高位显,却无德无能,仗势欺人。

四、拓展学习

1、了本文,大多数同学都把驴子视为一无是处之物,但有些同学却为驴感到不公,并经常为驴鸣不平。假如你的同桌认为驴纯属“废物”,你打算怎样说服他?
2、通过本文学习,你积累了哪些成语?
3、学习《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15 分钟前 ( 2025-08-10 11:32:08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四川侬依教育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