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四川侬依教育

《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及译文_喜见外弟又言别这首诗的意思

笙念 20 分钟前 ( 2025-08-09 18:56:12 ) 9359 抢沙发

《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及译文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以下为李益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唐代自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至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结束,旋即大大小小的战争时断时续,一直延续到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785年)才大体告一段落,历时三十年。此诗就是在这种动乱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作者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词句注释:

⑴ 外弟:表弟。言别:话别。

⑵ 十年离乱: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离乱:一作“乱离”。

⑶ 一:副词。可作“竟然”或“忽而”。

⑷ “问姓”两句:“问姓”与“称名”互文见义。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朝月巴陵道,秋山更几重。”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0 分钟前 ( 2025-08-09 18:56:12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四川侬依教育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