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雷锋主题班会教案1:认识雷锋叔叔,了解他的助人为乐品质
预设目标:
- 认知3月5日是学雷锋的日子,了解雷锋叔叔的道德品质。
- 探讨向雷锋学习的情感,激发热爱奉献精神。
活动准备:
- 制作相关图片和故事板,展示雷锋的事迹。
- 准备互动游戏道具(如卡片、小黑板)。
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
- 提问:3月5日是学雷锋的日子吗?什么是纪念日?
- 引出主题:“学习雷锋,从我做起”。
2. 认识雷锋叔叔
- 展示图片:“三个黑点”、“老张叔叔”和“张大伯”,分别介绍雷锋小时候的困难、当解放军时的英勇事迹。
- 教师提问:
- 联系我们了解的雷锋叔叔,他是怎样的人?
- 为什么每年的3月5日都要学习他?
3. 实践环节
- 活动一:故事分享
- 提问:谁了解过“三个黑点”?他们分别做了什么?你觉得他们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 活动二:行为模仿
- 教师示范如何向别人传递爱意,例如:将玩具送给需要的小伙伴。
- 学生分组合作,每人准备一件小玩具或礼物,分享给他人,并记录自己的例子。
4. 情感表达
- 展示“三个黑点”和“张大伯”的事迹,让学生思考:
- 来自父母的爱与支持;
- 当解放军时的勇敢行为;
- 不让他人受伤的愿望。
5. 总结升华
- 教师总结:雷锋叔叔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好心、什么是善良。
- 鼓励学生:学习他的榜样,把爱心传递给更多人。
活动反馈
通过设计互动游戏和分享环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雷锋叔叔的品质,并激发他们向他学习的情感。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关注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鼓励他们在其他活动中表现出类似的行为。
活动二:向雷锋学习 —— 多一份爱心
活动目标:
- 探讨“爱劳动、尽力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的精神。
- 向他人求助时的勇气和能力。
活动准备
- 展示图片:《爱劳动》的故事(比如雨中清洁校园)。
- 设计互动游戏卡片,记录学生分享的爱心行为。
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
- 教师提问:为什么每年的3月5日都要学习好心人?
- 引出主题:“从我做起,传递爱心”。
2. 向雷锋学习
- 展示《爱劳动》的故事,学生分享自己的例子。
- 比如:在清洁校园时捡拾垃圾、帮助老人等。
3. 脱离角色
- 教师问:“与别人相处需要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例如:
- 负责整理书包的人应该如何对待同学;
- 打开玩具箱时的小心态度。
4. 传递爱心
- 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劳动中发现的爱与善意传递给他人。
- 例如:分享一个自己帮助 neighbor 的小故事,并记录自己的感受。
5. 总结升华
- 教师总结:向雷锋学习不仅是对他人有帮助,更是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表现出爱心,学会互相帮助。
活动反馈
通过分享和互动游戏,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爱劳动、尽力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的精神,并感受到自己的潜力。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设计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实际参与,增强他们的行动能力。
希望这些教案能帮助您完成主题班会活动!如果需要更多具体的内容或调整,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