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程职业学校排名 俞敏明贵阳技校排名榜
今年今天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建校70周年。70多年来,大学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保持着一致的方向和频率。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谱写了开拓进取的光辉篇章。
1951年,为了满足新中国空军对气象人才的需求,学校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诞生于成都市小天柱街169号六合里。1954年,训练队改为地方组织,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改为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经国院批准,升级为本科大学,更名为成都气象大学;2000年划归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将原国家统计局直属、西南军政委第一任主席的四川统计学校合并为一个整体;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贵州省黔西南州职校
70年来,学校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教育部、火箭军、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热切关心和支持,来自几代成年信徒的不断奋斗和无私奉献。
想想源头,心存感激。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和诚信大学20万名校友,向几代学校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我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70年来,学校在艰难的岁月里从未忘记初衷,在改革开放中焕发活力,在新的时代里奋勇向前。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成为中国第一所签订国防生培养合同的火箭军(原第二炮兵)地方普通高校;2010年,成为四川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创办的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之一,国家优秀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大学,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大学。拥有机场和龙泉两个校区,校园面积2000余亩,20个教学单位,2个省级“一级学科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5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学生2.6万余人。
70年来,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初衷,凝聚了“在大气中成功,走向世界”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信息、氛围、经济管理等重点学科优势,工程、科学、管理、经济、文学、法律、艺术协调发展,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实施“以人为本、开放融合、服务业、地方化”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凝聚了诚信智慧,为诚信工程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成为中国气象、国家统计、国防建设和四川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绵阳理工学校2022年招生计划
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道德建设和育人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水平。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建立了“三阶段培养、两阶段分流、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人文素质良好、理论知识系统、实践能力扎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果为“优秀”。2008年以来,学校参照国际CDIO项目教育理念,实施了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建立了专业评价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促进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四川省第一所参与评估的省属高校,已成功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审。近年来,学校在“新工程”、“新文科”建设的引领下,加强了一级本科专业建设,已获批建设13个国家一级本科专业和18个省级一级本科专业;六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在2015-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名榜(本科)中,学校在全国排名106位,在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本科)评审结果中排名47位,在四川省排名第一。
航空专业的服务
70年来,学校与中国气象事业紧密联系,加强人才支持,注重产教结合,不断提高原创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全面服务于国家气象现代化发展战略。学校为中国气象事业培养了数万名优秀气象人才。广泛分布于气象、民航、航天、军事、农业等行业或领域。他们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逐步形成了覆盖大气探测技术与设备、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现代气象服务、气象服务、气象业务全过程的大气科学研究体系,青藏高原地球与大气、气候耦合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信号处理系统被国内70%的天气雷达采用,并出口国外;开展航空航天气象研究,为国防重大发射任务护航;在国内率先开展龙卷风探测技术研究,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计划的支持;与中国气象局共同建设全国首个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为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性能分布式计算技术和大数据为国家气象现代化服务。
南充有哪些职高
遂宁推荐职高
回首过去,历代城信人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成就;展望未来,全体成信人满怀信心和自豪,以崇高的姿态,踏上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新征程。我们坚持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为导向,全面开放学校,面向行业需求、国家需求和国际趋势;我们坚持人才培养中心的定位,构建和完善多元化、协作化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凸显我们的独特优势;加强人才队伍支持,着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我们坚持科技创新“四个方向”,推动成果转化,引领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
培训化妆学校造型
七首弦乐歌曲磨砺了人生的沧桑,火炬的传承还在继续。我们相信,在中国气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澄信人永远不会改变初衷,永远不会忘记使命,团结一致,乘风破浪,一定能够建设一所开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贡献!(作者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