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始业于斯。技工院校是技师人才成长的摇篮,是培育大国工匠的阵地。10月28日,“专家带专业·大师带教师”技校行启动仪式在万州技师学院顺利举行,开启了一场“技能塔尖人才”进校园传承工匠精神的盛会。
本次活动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万州区人力社保局、万州技师学院承办。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谢辛,市教委二级巡视员夏蒂,万州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光平,市人力社保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兰云鹏,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蹇晓林,市公共实训中心张洪刚,市教委职成教处付斌出席启动仪式。
三十年匠心 帮盲人成才助学生炼技
(万州技师学院校长黎昌国)
“‘技能塔尖人才’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传播者。”万州技师学院校长黎昌国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技能大师往往拥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学艺经验、人生感悟,他们用技能报国,用工匠精神为学生、为社会青年人指引方向。
邵勇,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从事推拿行业30年,从2010年开始,已陆续帮助30多位盲人成为推拿技师、开盲人诊所。
(技能大师邵勇)
“最早与盲人接触,是有位盲人学生主动到店里来找我学技术。”邵勇说,选择帮助他们,也是因为觉得盲人学了一门手艺,就业不难,能靠技能生存了。
据了解,该学员在技术学成之后,还帮在绍勇的帮助下在北碚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现在也在持续营业中。
后来,绍勇在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一位盲人学校的校长,从此开始把推拿技艺带进盲人学校。“考虑到临床和课堂的区别,我主动联系了学校,打算给他们开一堂临床课。”绍勇说:“下课之后,学生们还可以免费到我们医院来参观,学习一线临床的相关知识。在他们学成之后,我还要帮助他们办理营业执照,开办诊所。”
据介绍,这10年来绍勇一直在尽其所能的帮助盲人技师成才,当盲人学生们在学习中或者临床上遇到问题,绍勇都会抽空帮他们解决。
现在,绍勇每周还要到重庆医科大学上八节课,把推拿技艺、工匠精神传承给现代医学生,帮助学生们炼技成才。
此次来到万州技师学院宣讲,绍勇以《工匠境界 炼技修心》为主题,向同学们讲述了他的成才之路,也播种了他的工匠精神。
二十九年坚持 终从小白变身技能大师
(宣讲团团长张杰)
“此次宣讲为技能大师走进校园搭建了桥梁,有助于培育一代又一代的职业技能人才。”宣讲团团长、全国技术能手张杰表示:“我们要发挥领路人的作用,结合自身经历,生动的讲解成才故事和个人体会,和青年们探讨如何练就高超的技能技艺,推动“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张德勇就是这样一位技能大师。仪式的宣讲环节,张德勇讲述了自己基于“技能报国,技能强军”的梦想,一直坚持事业并最终从小白成为技能大师的故事。
(技能大师张德勇)
“91年参加工作,当身边有不少同事都离开了这一行时,当公司跌入低谷时,我依然坚信‘懵懂择一事,砥励终一生,不为繁华动,只唯我匠心’。”张德勇说:“为了自己的梦想,我继续追求技能工作更高的层次,并迅速成为了优秀的生产技术骨干,并通过自己的刻苦实践,从一名普通的技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工人技师,从公司技术能手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 从公司级技能大师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
张德勇的故事发人深省,29年并非一年半载,也正是29年的持续坚持,让他成就不凡。
此外,技能大师陶科、潘恋、谢怀德也发表了宣讲,用其成才故事向现场的同学们传承匠心精神。
仪式上,会议出席领导还为技工教育专家、智能培训专家、技能竞赛专家颁发了聘书,聘请他们成为重庆市职业能力建设领域专家智库中的一员,为重庆职业能力建设领域的政策制度制定、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科学评估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通过这样的活动,希望能实现‘双带’。”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学校邀请技能大师、技能专家、技术领军人才、世赛金牌选手等‘技能塔尖人才’进入校园进行宣讲,带动学校创新能力、专业规划等方面的发展,也带动技工院校高质量内涵发展,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据了解,接下来技能大师们还会和重庆多个学校对接,真正实现技能大师重庆技校行。
四川省档案学校位置
四川有几所3+2学校
室内设计学起来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