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三聚焦”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匠人才 近年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汇聚与共享,聚焦产业发展、特色服务以及平台建设,大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匠人才。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着力蓄“百舸争流”之势育匠人。积极融入园区办学,学校先后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等14个产业功能区深度合作,与捷普科技、西门子等30余家企业共建“技师-捷普工厂”、工业机器人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80余期,新增专业12个,实现产业与专业无缝对接;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学校携手成都市新津区、双流区等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与成都格力、京东、成都公交集团等链主企业共建产业学院6个,对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制定工学一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1个,校企共建课程资源库15个,覆盖课程600余门;深化协同发展,学校牵头成渝地区院校、知名行业企业等单位近100家,共建成都市技师学院集团、成都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等,在共同招生、人才共育等方面开展合作,协同培养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3000余名。 二是聚焦特色服务,着力造“千帆竞发”之形育匠师。共建成都工匠学院,学校在全国率先实现以实体化、平台化、市场化的方式推动工匠学院的运营建设,在产业园区、院校设立技术服务站点7个,建立2515名劳模工匠资源库,覆盖职业(工种)32个,推动形成多元办学格局,着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匠人才;打造区域领先职业技能水平评价机构,学校开展新型学徒制、项目制、企业定制培训、工业旅游等项目,助力“技能小镇”打造;开展社会培训品牌服务,学校面向成都产业工人、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开展技能提升培训,近三年为产业发展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0.75万人次。 三是聚焦平台建设,着力绘“万马奔腾”之像造匠芯。构筑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学校共建标准厂房、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共建各类实训基地超过100个,设施设备资金近4亿元;创新合作模式共建研发平台,学校与成都航空动力产业园、解放军5719工厂等企业共建智能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等校企协同创新中心5个,共建“军民融合航空航天装备创新实验室”完成高压涡轮叶片等61个零件的研发试制工作,与成都宝利根等企业开展横向课题合作29项,获批专利授权13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目前,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项目230个,为企业增加产值超过1亿元;构筑人才供给资源平台,学校建“双创专家智库+行业企业产业专家智库”、“行业中小企业人才大数据中心”资源共享平台,学生获大创立项97项,申请专利14余项,报名企业(含个体工商)34家,带动就业千余人。近三年,为地方输送高级技术职称能人才1.6万余名,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以上。近年来,先后培养了全国技术能手3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0余人、四川省技术能手200余人。
2023学前教育专业介绍
中职生如何报读高职
高校师生砥砺前行正安一中高考录取分数线2024重庆第三卫校招生